青政办[2013]56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为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更好地服务和支撑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快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规划、市场引导、项目带动、政策激励、管理规范”的原则,突出重点和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企业活力、改善发展环境,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逐步形成“布局相对集中、空间规模适度、服务功能配套”的发展格局,努力构建高效生态节能的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
- 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物流业社会总额年均增长15%,增加值年均增长15%,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物流总费用增幅控制在15%以内;培育20家A级物流企业,扶持30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形成5家年主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
二、基本布局和主要任务
(一)基本布局。
按照“物流区域———物流园区———物流节点———物流中心”的布局模式,围绕东部、柴达木、环湖、三江源四大物流区域,坚持“功能提升,优化重组,适度超前,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规划建设西宁、海东、海西三大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完善公铁航物流设施。
1.西宁物流园区:依托良好的交通条件、物流基础设施及已经形成的物流市场,建设集交易、运输、仓储、配送、转运中心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辐射全省、连接内地及周边省区的青藏高原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基地,使之成为全国综合性物流枢纽城市。重点打造朝阳高端生活资料物流园、北川工业物流园、多巴综合物流园。
- 朝阳高端生活资料物流园主要提升发展以食品、药品、家具等城市生活资料为主的高端现代物流业,建设物流企业总部基地及物流金融区、生活消费品分拨配送中心、物流装备租赁与展销区、冷链物流区、高原特色商品展示加工与仓储配送区、快递分拣区、建材家居物流区等,推进集仓储、联运、配送、信息处理等为重点的现代化市场建设,成为城市配套生活资源的高端现代物流园区。依托现有的信息平台,建设由商品交易服务系统、货运交易信息系统、车辆定位与货物追踪系统、车辆紧急救援维修协调系统、物流业务应用托管系统组成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 北川工业物流园在已建成的百万吨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体系的基础上,新建民爆器材仓储物流配送、甩挂站场,改扩建铁路专用线,提升发展以工业原材料为主的仓储、分拨、转运和配送服务,重点满足北川工业园、生物产业园和装备制造园原料的仓储物流和需求供应。
- 多巴综合物流园通过109国道将甘河工业区物流中心和双寨货运中心有机连接起来,建成集生产资料、农畜产品、粮油加工和有色金属物流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并承载入青疆煤的转运和仓储功能。物流园以青藏铁路为界分为两部分,铁路以北结合现有油菜籽加工和储存,规划建设粮油仓储区和农畜产品仓储区;铁路以南规划建设以大宗生产资料和产品为主的生产资料仓储区。
2.海东物流园区:依托海东工业园区和曹家堡空港优势,配套完善公铁航基础设施,面向国际开展物流配送、进出口贸易和出口退税等。同时,承载全省钢材、建材等大宗生产型物资,使之成为立足东部城市群、服务青海,面向青藏高原、影响全国的综合性物流园区。重点打造临空保税物流园、青海商贸综合物流园和民和兰西经济区物流码头。
- 临空保税物流园利用临近曹家堡机场及周边铁路公路交通发达便利的区位优势,以青海省和兰西经济区产业发展为依托,主要建设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综合配套工程项目,使之成为集保税仓库、简单加工增值服务、国际物流配送、物流信息和咨询、进口和转口贸易、出口退税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一站式服务园。
- 青海商贸综合物流园主要在海东工业园区建设以建材、轻工、小商品和汽车为主体产业,以“退城入园”为发展战略,承载全省钢材、石材、木材等大型建材与生产资料,形成及物资仓储、加工、配送、分拨和转运为一体的商贸综合现代物流园。
- 民和兰西经济区物流码头利用原民和镁厂厂房设施和原民和火车站及铁路专用线,改造建设矿产资源物流区和农机汽车配件交易区、建材商品交易区、期货和铁路、汽车货运物流区、农畜产品物流区和以商贸交易、商品流通为主的商贸交易物流区,使之成为具备1000万吨仓储及运输能力,涵盖农畜产品加工、汽车配件、小商品集散等领域和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物流园。
3.海西物流园区:依托海西地理位置和现有的交通优势,重点发展以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非金属矿产等工业品为主的生产型物流园区,建设成为连接西藏、新疆和全省的重要大宗工业品集散地。重点发展格尔木综合物流园、德令哈综合物流园、饮马峡煤炭和化工物流园。
- 格尔木综合物流园利用青藏铁路和即将建成的格敦铁路以及后期实施的格库铁路、格成铁路交汇枢纽和G109、柳格高速(G3011)在园区交汇的物流通道便利条件,建设格尔木城南综合物流区。主要发展工业物流(公路运输物流为主,并辅以公铁联运)、商业物流及农副产品批发物流。利用格尔木火车站引出的铁路专用线,建设昆仑物流区,主要包括堆场、仓库和物流管理中心,成为格尔木工业园需要通过铁路编组运输的(没有引入铁路专用线的企业)工业产品集散地。利用与格尔木铁路站点距离近的优势,建设察尔汗城镇物流区,为进出城镇的货物和工业生产作业区提供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通过三个物流区建设,把格尔木物流园建成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以生产资料物流为主、生活资料物流为辅,服务于柴达木资源开发并辐射西藏、新疆地区的区域性物流基地。
- 德令哈综合物流园建设工业物流区和食品及农副产品综合物流区。德令哈工业物流区按照德令哈工业园区企业货物就近运输和交通配套便利性的要求,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及食品(冷链物流)、盐碱化工、冶金、建材四大专业物流为主体,集物料仓储、加工、分拣和城市及工业废品处理及循环利用为一体的物流区。德令哈食品及农副产品综合物流区重点发展食品、农副产品、商贸等生活性物流,主要建设粮食及食品批发及加工区、仓储区、货运代理和配送服务区,快件物流服务区等。
- 饮马峡煤炭和化工物流园依托饮马峡周边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化工企业,重点建设和发展集煤炭储存、转运、交易为一体的内陆型重要煤炭资源开发配送物流基地,形成连接东部经济区以及柴达木煤炭资源开发区的节点。同时,辐射承载周边地区化工产品的仓储和转运,建立盐化工物流体系。
4.公路物流中心:加快以西宁朝阳和格尔木两个公路货运主枢纽建设为核心,利用改造现有公路货运站场,加快建设西宁、海东、海西三大物流园区通园区公路,合理规划和配套园区路网结构,新建公路货运站场。同时,以加快海东、海北、海南、黄南、海西5个州(行署)地区性货运站场为节点,大力推进以高等级公路为依托的城际快速货运网络、区域性配送网络和农牧民生产生活资料配送网络。
5.铁路物流中心:在综合考虑产业布局、城乡规划和货物流量流向以及对周围货物吸引程度等因素的前提下,整合利用、改造提升现有铁路货运站场,在物流园区规划新建和改造一批铁路货运站场,完善提升西宁北、格尔木站等的货运中转能力,满足物流园区货物仓储和运输需求。
6.航空物流中心:不断扩大西宁、格尔木等机场服务领域,加快建设以高附加值货物为主的机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物流运作设施,将航空快件运输、物流货物中转服务、空港物流信息服务融为一体,开发特色物流,满足大量科技类企业的快速通关、快速转运、快速配送、零库存等要求。
7.专业物流中心:在园区建设的带动下,支持建设煤炭、农副产品、应急和城市快递配送等专业物流中心,为充分发挥已形成的特色物流产业优势提供良好基础。
- 煤炭物流中心:按照全省物流区域布局,在海西天峻天棚、海北热水、西宁大通建设煤炭物流中心。天峻天棚煤炭物流中心主要承载木里地区煤炭资源的物流仓储和配送;热水煤炭物流中心主要承载刚察和祁连地区煤炭资源的物流,提升集交易、运输、仓储、洗选、加工配送为一体的物流基地;大通煤炭物流中心主要承载火电企业电煤应急储备仓储和转运。
- 农畜产品物流中心:不断完善已有的青藏高原农产品集散中心配送停车、装卸作业设施等功能,建成集农副产品仓储、交易、配送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中心,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构筑居民“放心菜”的物流保障体系,努力打造服务于西宁等重点城镇的生鲜食品物流配送系统,使之成为青藏高原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服务最好的现代化、人性化的农副产品交易流通基地,带动西宁周边及青海中西部市场的发展,并辐射整个青藏高原。建设乐都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成以农产品、畜禽产品加工、流通、批发为主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三江源、环湖等地区围绕特色农畜产品优势,以服务城市消费为重点,以物流配送为主要形式,建设发展规模适度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
- 生产性专业物流中心: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海东工业园区内建设与之相对应的生产性专业物流中心,为园区大中型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提供生产原料供应物流、产品仓储和销售物流、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物流等专业服务。同时,以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为重点,完善各优势产业物流体系,促进专业物流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园区物流服务能力。
- 应急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全省电煤、粮食、救灾等应急物流中心建设,以州(地、市)府为中心,建立区域性应急综合物流中心,提升省国家粮食储备库、应急物资保障库、玉树物流集散中心等应急保障水平。
- 城市快递配送中心:依托航空、铁路优势,在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集中建设城市快递配送中心,发展集仓储、分拣、配送为一体的城市快递业务,加快实现邮政仓储和配送中心自动化、信息化,加快城市快递业务发展。
(二)主要任务
- 推动物流节点城镇建设。围绕“四区两带一线”发展任务,合理布局物流项目,启动建设26个物流节点城镇。重点建设海东乐都县碾伯镇、民和县川口镇,海西察尔汗、大柴旦、花土沟、都兰县香日德镇、天峻木里和天棚,海北州西海镇,海南州恰卜恰镇、倒淌河镇,黄南隆务镇,果洛达日,以及玉树结古镇等地区物流节点。把西宁建设成国家级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把格尔木、德令哈市、平安、民和建设为省级物流节点城市(镇)。
- 加快物流交通枢纽建设。一是加快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围绕构建“六纵九横二十联”公路网,加快省内干线公路和通往州府所在地高等级公路建设,打通往成都、新疆和拉萨的高等级公路,贯通重要节点城镇物流通道,确保省内物资畅通运转。二是加快铁路运输枢纽建设。围绕构建东连陇海、北接兰新、西通南疆、西南连接拉萨、东南通达成都的铁路网,加快建设或实施敦格铁路、格库铁路、格成铁路、西成铁路,打通向西、北和南方铁路通道,从根本上解决我省空车不足问题,确保大宗物资及时外运;进一步完善西宁铁路枢纽功能,加快实施宁大支线、西宁站编组场改造工程,提升货物发送能力。三是加快航空运输枢纽建设。围绕构建“一主八辅”机场,进一步开辟航空运输通道,形成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国的航空运输网络,着力提升航空物流比重。通过推进公铁航枢纽建设,形成衔接有序、相互配套、运转高效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为实现全省物流网络体系的紧密联系提供重要基础。
- 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省内传统物流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积极吸引飞马等省外大型物流企业进入,建立地区总部和采购中心,或参与物流园区建设与经营。整合资金,落实政策,加大A级物流企业的培育力度,扶持国储物流等20家符合国家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标准的A级物流企业,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延伸供应链管理。以培育大型物流企业为重点,加大对物产集团、西宁长丰、青海通达等现有A级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其做大做强,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5家年主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大力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联动”工程,引导工业企业剥离物流资产与业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互相深度介入对方企业的管理、组织、计划、运作、控制等过程,共同追求资源集约化经营和企业整体优化的协同合作发展,形成30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建立引进、培育物流企业考核机制,对完成年度引进和培育任务的物流园区给予一定的奖励。
- 推动保税物流产业发展。支持临空保税物流园发展,加快建设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保税物流商务中心等项目建设,使之尽快投入使用,并积极吸引物流企业入驻,促进我省物流企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将保税物流园建设与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保税物流园功能,积极为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升级提供服务平台,带动临空综合经济区和东部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加强管理创新,建立真正的“境内关外”的监管模式,推动公铁航多式联运和多种配套服务的集成,建成货物通关畅捷,综合成本低廉、配套服务完善、管理运作规范的物流服务平台。
- 稳步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以三大物流园区为重点,应用国际通行的信息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现有公共信息平台的各项功能,逐步推进统一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形成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和综合服务等功能,实现公共物流信息公共平台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连接。同时,支持物流企业应用新的技术,建立起信息技术、运输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及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技术装备,确保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统一。重点扶持和培育2—3家专业化物流信息服务提供商,为物流企业推出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最大限度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改善运营环境服务,实现网上单证传递、货物网上托运和车辆配载服务,全程跟踪管理。
三、政策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和青海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物流业内容,全面执行国家和省上出台的税收、土地、准入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调整功能布局。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紧紧围绕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布局,按照“超前规划、科学定位、避免重复、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强相互间衔接和协作,进一步调整完善物流发展规划,优化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产业布局,完善交通枢纽、物资集散、仓储配送设施、信息网络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要兼顾近期与长远发展、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相结合,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形成分工明确、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物资集散通道和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紧密的综合完善的现代物流业体系。
(二)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区、各园区要把重点物流项目优先纳入土地供应计划。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可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对政府供应的物流用地,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规划,依法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有偿供应;涉及原划拨地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依法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对同一宗地只有一个用地意向的,可采取协议方式供给。依法加强物流业用地管理,禁止以物流中心等名义圈占土地,防止土地闲置浪费。
(三)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规定,对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的物流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新设立的物流企业,自经营之日起,2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自开业年度起,由同级财政部门前2年全额返还营业税,后3年减半返还营业税。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率按国家规定最低标准征收。
(四)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省发展改革、经委、财政、商务、科技、交通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投入和资金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进入物流园区,对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大力发展物流金融服务;对大型物流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平台,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物流领域,增强行业活力。各级政府要把大中型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列入准公益性建设项目,不断加大对其建设和改造升级的资金投入,增强政府对市场的应急调控能力。
(五)切实减轻物流企业负担。推行物流企业营业收入税额差额交税的试行办法,避免重复上税。推行货运代理税收办法,促进第三方物流业务发展。加快取消政府还贷国道、省道等二级公路收费,逐步降低偏高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政策,对电煤公路运输收费减半征收;对重点生产企业和物流运输企业、重点产品实行公路通行费减免、铁路快运费减免以及航空杂费减免,切实降低综合运输成本。加快水、电、气、热改革步伐,积极推进物流企业与工业企业同网同价。
(六)加大其他政策支持力度。工商部门对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需经审批的物流经营项目,凭相关部门颁发的许可证进行登记注册外,其他经营项目由工商部门直接登记注册;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新办物流企业,名称可以使用“集团”字样;支持物流企业创我省著名商标和国家驰名商标。交通运输部门对已认定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物流快件企业,实行积极的交通运输支持政策;对认定的省内成建制的大客户物流企业整车合法装载车辆,公路通行费实行减免优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合理确定城市配送车辆的通行区域和时段,对城区内承担配送业务的车辆实行通行许可制度,对一般车辆禁停和禁行的路段给予城市配送车辆必要的停靠、通行便利。西宁海关要为企业提供便捷通关措施,提倡商务、海关、质检、代理、场站等部门“一站式”联合办公和“一条龙”链式服务,协调解决好跨省、跨区域的转关通关,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与物流企业的交流和合作,支持物流先进技术方面的产学研结合。在省内高校开设物流专业,鼓励物流企业和中介机构依托高校、职业学校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培养、引进市场急需的物流专业人才。
四、组织保障
在省经委设立青海省现代物流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省物流办”)。由省经委负责,充分发挥好省物流办的作用,全面统筹安排全省物流业发展规划、协调、指导等工作,加快推进全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与运作;认真开展对物流企业的评估推荐和认定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物流设施、信息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同时,牵头建立全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园区密切配合,定期研究协调解决物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发展改革部门做好物流业产业规划布局,负责物流项目的审批。统计部门要建立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加强对物流业的统计,力求统计方法科学高效,确保提供权威的数据和信息。省财政厅、省交通厅、省商务厅、西宁海关、青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藏铁路公司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联系,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统筹物流业整体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
各州(地、市)要结合本地区物流业发展特点和各自实际,加强规划研究,将现代物流业发展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交通运输规划及其他有关规划,通过规划引导物流业发展方向和布局,全力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
附件:培育20家A级物流企业名单
- 远成物流公司西宁分公司
- 青海青藏物流有限公司
- 西宁广川物流有限公司
- 西宁宁大物流有限公司
- 青海晋鑫物资有限公司
- 青海俊鹏物流有限公司
- 西宁物通天下物流有限公司
- 青海顺和物流有限公司
- 青海刚察旺顺物流有限公司
- 青海凯达物流有限公司
- 青海申青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 海西汽车运输修理有限责任公司
- 青海乐都运输有限公司
- 格尔木安顺液化气运输有限公司
- 青海国储物流有限公司
- 青海纵横物流有限公司
- 青海铭德能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 青海正阳物流有限公司
- 西宁雷剑货运服务有限公司
- 青海朝阳机电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附件2:30家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示范企业名单
-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宁特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青海物通(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 义马煤业集团青海义海能源公司
- 青海金煦铜业有限公司
- 青海可可西里实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青海互助青稞酒有限公司
- 青海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 青海庆华集团
- 青海碱业有限公司
- 青海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
- 青海藏格钾肥有限公司
- 黄河水电再生铝有限公司
- 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
- 青海奥凯煤业集团
- 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藏羊集团
- 青海天益冶金有限公司
- 青海洁神装备制造集团
- 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昆仑碱业
- 青海铝型材厂
- 青海金圆水泥有限公司
- 青海中浩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
- 中石油青海分公司
- 青海金广镍镉材料有限公司
- 青海银河纺织有限公司
- 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
- 青海金珂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www.qinghai.gov.cn)